易专访丨深夜灯未息 她伏案用培养考入央音女儿之心来教学
易专访第21期
筝,争,这是一个力争上游的时代,这是一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时代,这是一个拼父母拼教育的时代。
所以,每当有家长面带急色地询问“孩子古筝水平咋上去”“怎么把古筝练好”“有没有什么捷径”时,东营·筝程杨所老师总会面带微笑,很耐心地一一回答。因为她对这些“一腔心血为孩子”的家长感同身受,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一位历经三年北漂、将孩子以全国第一的专业成绩送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母亲。
杨所老师与考入央音附中的女儿秋瑗
筝程西城校区办学资质
如今,多年蜕变,日日勤习,她登上讲台,成为了一名古筝老师。她说“我将以我教育女儿的全部经验与我获得的所有专业知识来教导我的学生。”
一位没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母亲,一名没让自己输在人生半途的老师,她如何完成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又会传递怎样的教育经验?跟随小易走近筝程杨老师的世界。
01
目光放远 为女儿前途甘心断舍离
2016年春节,当其他人还沉浸在团圆喜悦的过年氛围中时,杨老师已经收拾行李决定北上了。这样突兀的决定是一家人冷静思考的结果——给女儿筹谋一个长远光明的未来。
杨老师的女儿于秋瑗彼时正上小学三年级,身兼班长与英语课代表两个职位。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学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秋瑗的父亲母亲一直在想着女儿如何能有更非凡的发展。
直到有一天看到女儿练古筝兴趣满满的笑脸,那条未来之路渐渐清晰——走古筝专业之路,去北京、找名师、考央音附中!
秋瑗从小对古筝就非常喜爱
可这毕竟不是一条孩子上学的常规之路,去了北京怎么学?日常学业怎么办?杨老师与其丈夫都有工作,如何陪读?付出几年心血考不上岂不是白费?孩子愿不愿意……等等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尤其最后一个问题,孩子的意愿是怎样的?
杨老师平日很注重和女儿的沟通,也很尊重女儿的意见,因此,她寻了个机会,郑重地问女儿,要不要走古筝专业之路。
秋瑗虽然年龄小,但在父母的教育下很有主见和想法,她没有立刻给父母答案,而是跑回自己的屋子想了又想。
直到第二天,她小小的脸上做出严肃的模样,告诉母亲:“我想好好学古筝,想去北京。”
有了女儿的答案,素来果断干练的杨老师立刻去查考央音附中的流程、考试难点、北京租房住房……,网上搜索、打电话问有经验的朋友、下APP找中介租房,雷厉风行地搞定所有外界难题,最终还有两件事需要下定决心——辞职与离别。
那时的杨老师已经在任职部门升任经理职位,去北京陪读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职业。在孩子的未来与自己的未来中,杨老师咬咬牙,选择了孩子的未来。
而离别更是心酸,杨老师还有一个刚刚三岁的儿子。陪女儿去北京学习,这就意味着要放弃对儿子的陪伴。不可兼得中,作为一名母亲,她如何不心痛?可是,她只能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本应团圆的日子里,忍下心痛挥别儿子与丈夫,走上1000多个日夜的陪读之路。
02
三年陪读 将女儿送入音乐家摇篮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被誉为“中国音乐家摇篮”,施光南、储望华、王立平、郎朗等星光璀璨的音乐名家都出自于此,其专业教学水平在国内堪称一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光辉平台,更是无数学生的梦想所在。
巍巍央音附中,无数学生的梦想之所
为了帮女儿实现这个梦想,杨老师从不畏惧生活中的艰辛。三年的“北漂”陪读生涯,就连大年初一,她都和女儿一起在北京学习;光是搬家就辗转过北京丰台、朝阳、门头沟、顺义、海淀五个区域,每周的上课路程最远长达四个多小时。
“这些奔波是不值一提的。”杨老师说起这些轻描淡写。
三年陪读,杨老师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和女儿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严格到每一天——6点喊女儿起床练习视唱,继而练琴。练琴的时间每天都不能少于12小时。
大凡陪孩子练过古筝的家长都知道,要孩子克服练习的枯燥,日日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杨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让孩子‘坐得住’,是从小就需要培养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我选择的事陪伴与激励。”杨老师对这一点展开了解释:“孩子上课与练琴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陪着,有的时候指导她,有的时候就一句话不说,自己拿本书静静地看。有人坐在一旁,孩子就不会觉得孤独。”
“都说21天培养一个习惯,作为家长多坚持、多以身作则,孩子集中注意力练琴的习惯也会渐渐养成,这样就不用你天天如此了。”
那“激励”是什么意思呢?买东西奖励孩子吗?小易疑惑。
杨老师笑着解答:“没那么简单,要对症下药,重点是看孩子喜欢什么。譬如我家秋瑗,她对玩具、衣服之类兴趣不大,却很爱看各种音乐演出。所以如果她不耐烦了或者遇到关卡过不去的时候,我就带她去北京的一些剧院看演出。精彩的音乐演出是一场兼具听觉与视觉的盛宴,对秋瑗有艺术的熏陶和直观的心灵冲击。”
“我也会带孩子参加各种演出比赛,让她从观众变为演出者。国家大剧院、鸟巢、国家体育馆等等,我都会带着秋瑗去。一来可以体现她的演奏水平,二来提升她的自信心。”
杨老师的这番心血没有白费,在她的培养下,秋瑗落落大方自信优雅地斩获一个又一个奖杯、荣获一个又一个证书↓↓↓
与此同时,杨老师也没让秋瑗的文化课成绩落下,她啃读新版教科书,亲自辅导、练习判卷。最终,女儿以全国古筝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而此年,附中古筝专业全国范围内只招四人。
说到这里,杨老师长舒一口气:“这三年,是对女儿的考验,也是对我的考验,所幸,我和女儿都通过了这份考验。三年的时间也让我领会了一个道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训本质都是教育。我如今成为一名古筝老师,也是希望能用我培养孩子的经验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03
师从名家 获央音/国培网双重认可
杨老师能够开启属于她自己的古筝之路,与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导师吉炜老师、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赵洁楠老师的密切指导是分不开的。
吉炜老师
中国当代杰出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第七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演奏奖获得者。曾在国际国内举办音乐会近百场,所教授的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取得金奖等好成绩。
赵洁楠老师
中国东方歌舞团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于王世璜先生、周望教授,常年活跃于国际国内舞台,多次参加国事演出,为20多位国家元首展示中国传统音乐,获得广泛的赞誉。
最初,杨老师到北京陪着孩子学习,怕老师教过以后,孩子年纪小领悟不了,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杨老师便也跟随老师学习古筝。
从手势到如何运用腕力,从音基到乐理,杨老师学得既认真又到位。
赵洁楠老师见杨老师学得努力,以后的教学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秋瑗妈妈,我教的你懂了吗?”“懂了。”老师放心地大手一挥:“好,你来负责教孩子。”
这两位古筝名家教杨老师,杨老师技能得以提升;杨老师教孩子,自身技能又得到巩固。在这样反复的提升与巩固中,杨老师更加努力地练琴。
最初她每天只有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后来她不断压缩家务时间、外出时间,五个小时、六个小时、八个小时……她练琴的时间几乎要与女儿平齐。
对古筝,她全心热爱着
上千个日夜的练习,在女儿终于考入央音附中后,杨老师也并未停止自己对古筝的学习。她还会继续向赵老师请教学习,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杨老师的弹筝水平日渐提升。
伴随着家里筝音响起的时间越来越长,书桌上的古筝专业书籍越来越多,杨老师心中的一个想法反复徘徊:自己曾教过女儿、也跟着名家学习多年,何不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学到的专业知识传播下去?
可当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杨老师沉下心思,她本着对古筝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入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音乐教师种子人才培养计划”。
经过严格培训与考核,杨老师的教学水平与资质获得央音与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的双重认可!
04
全心全意 辛勤夜未眠
从学古筝到教古筝,杨老师凭借天赋与勤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过来。
当她成为一名古筝老师,骨子里的负责与认真,让她在一个又一个深夜伏案,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学习状况、学习水平、突破方向。就像她之前所言,“对症下药”地去教学生。
杨老师日常教学
这样的细致让她很忙碌,总是熬夜到很晚,过了凌晨是常有的事。以致于偶尔秋瑗回来,她也没多少时间陪伴,惹得女儿感叹:“妈,你教我的时候都没写那么多教案。”
杨老师就只是笑笑,然后继续埋头查资料、沟通孩子学习状况。
课前预习与准备
在古筝的教学中,杨老师一直没有停下与时俱进、自我提升的脚步。一方面,她继续每周定期向名师学习;另一方面,她深度思考古筝教学的发展趋势,投入教学成本高质量从北京引入易古筝智能音乐教室,用专业体系引导孩子教学。
易古筝智能音乐教室是由易古筝携手国内古筝教育、人工智能、音频识别等多领域专家,采用世界“筝音识别”技术,构建以“人筝交互”为核心的古筝集体教学系统,实现古筝学与教的智能化、可视化、趣味化、规范化。
其课程体系从入门到高级完整覆盖,满足了幼儿启蒙到专业考级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无缝对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等机构专业考级。
其中国风、卡通化的教学情境、练习+PK双模式趣味学习,让孩子在兴趣中激发艺术潜能,形成音乐素养。
杨老师选择这款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智能课件,只为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可以说,如何让众多孩子学好古筝,杨老师比之前更下功夫,针对个性的一对一辅导与AI产品的最优化利用,她都不放松。
“专业、努力、用心。”教育万变不离其宗,杨老师说:“我会秉此六字原则来培养我的学生,带我的这些孩子走向更大的演出平台、成就更好的未来!”
易专访是什么?
以筝会友,在弘扬传统民乐的道路上,有着芸芸古筝人的不懈努力。星河璀璨,每个默默无闻的古筝文化者都拥有不一样的光芒。小易愿以微薄之力做一次古筝行业的心路共享,让大家了解使用易古筝·智能音乐教室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故事。恰好,小易这里有酒,欢迎来扰~